北岳恒山
恒山胜景(以下无时间记录照片均取自录像机)
买票进山
恒山距大同市70公里,位于浑源县境内。其主峰天峰岭,海拔2016米,号称“人天北柱”、“绝塞名山”。与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中岳嵩山并称五岳,齐名天下。
恒山天峰岭和翠屏峰对峙,浑水从中奔腾而下,峡幽谷深,石夹青天,形成扼关带水的绝塞天险;两峰遥望,断崖带绿,层次分明。
恒山自然风貌千姿百态,举目四望;岩层、峰峦、林海如仙人迎宾、孔雀开屏、玉犬探路、天窗看景……。

峰峦磷峋

果老岭

驴蹄仙踪
这里是道教的“第五洞天”,有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修行处和骑毛驴下山的仙迹。

绿野仙迹

苦甜井
龙泉观内有苦甜两井,甜井水如甘露、甜美清凉;苦井水苦咸涩、难以下咽(苦井己填埋多年)。

纯阳宫

会仙府
这里有吕洞宾修行的纯阳宫,有八仙聚会的会仙府,有供人求嗣的九天宫。

九天宫
登恒岳殿

飞石遗踪
这里有飞石遗迹,相传4000多年前,舜帝北巡至恒山,一块灵石从飞石峰破岩飞出,坠于舜帝面前,舜帝就于落石处望而祭祀,封为北岳。

努力攀登

依崖而建
这里所有庙宇道观都依崖而建,给人以凌空飞腾的感觉。

殿宇隐于崖林中
据史书记载,秦始皇朝封恒山,汉武帝亦祭祀恒山,唐玄宗、宋真宗封五岳为王、为帝,明太祖又尊五岳为神。

大字岭石刻
恒山作为道教名山,留下不少名人足迹,摩崖石刻;大字岭的“恒宗”二字就是贾岛、元好问等人留下的墨迹。

文人墨迹
恒山作为绝塞天险、兵家要地。战国时赵国的李牧;秦朝的蒙恬;汉朝的周勃、卫青、霍去病、李广;宋朝的杨业、杨延昭;明朝的徐达、常遇春。这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,在这里或据关镇守、或抵御外敌、或作为攻击外敌的出发地,总之,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或威武,或悲壮的历史剧。

两峰夹寺
恒山以山势之峻峭,殿宇之凌空,两峰夹水之特色而闻名。但与其它四岳相比较,我认为:其雄伟不如泰山,其险峻不如华山,其俊秀不如衡山,和嵩山各有千秋。

恒山鸟瞰
悬空寺

双峰夹水

远似浮雕
悬空寺建在与天峰岭仅一溪谷之隔的翠屏峰东侧的悬崖峭壁上。该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(公元491年),迄今己有1516年的历史了。

凌空展翅

太白遗迹
这座依附于山体的纯木建筑,远望,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;近看,凌空欲飞的殿堂又似大鹏展翅。配上崖前唐朝李白手书“壮观”二字,彰显了悬空寺的“险、精、奇、巧、神”。正是: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。不敢高声语,恐惊天上人。”(李白)

悬空寺

连廊

从下而上
该寺现为明、清重修,共有楼阁殿宇40余间,从低到高三层叠起,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,由于峡谷河床砂石沉积,现高度为40余米。
全寺建于悬崖绝壁半腰间的岩石凹陷层中,依山势分为两组;一组自下而上对称分布,有钟楼、鼓楼、送子观音殿、伽蓝殿、地藏殿和千手观音殿,以及同居一室的大雄宝殿(我见过最小的)、太乙殿、关帝殿。另一组是在一组北侧石壁间的两座三层楼阁,有雷音殿、三官殿、纯阳殿。还有儒、释、道“三教归一”的三教殿。

玲珑小巧
嵌入悬崖
悬楼的底基安稳地坐于悬崖凹陷的下部岩石上,其迥廊栈道由三分之二插入石壁的横梁上搭板构成;每根梁下,另加一根插入石壁的隅托梁,非常结实。
手摇木柱
悬空寺还有一奇妙之处:横梁下的支撑木柱,有长有短,有的着力,有的形同虚设,甚至可以晃动。据内行说;这些木柱可不是虚设,一般情况下并不吃力;可一但来人太多,负荷增大,虚柱就会挺身而出,起到一柱承千斤的作用。使悬空寺成了一座似虚而实,似危而安,峻峭险奇的特殊建筑。
故作镇定

胆颤心惊
当你走在悬空楼阁宽只容一人的木道上时,那种摇摇欲坠的感觉,会让你头晕目眩、胆颤心惊。

小心翼翼

巧借山势
悬空寺巧用地势,藏于崖凹之中,上有崖凸部分遮挡,避免风吹雨淋;外有对面的天峰岭为其挡住北风吹袭和强光日照,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。正是:半插飞梁为基础,巧借岩石作暗托。梁柱上下连一体,方显悬空抗震力。山是屏风天和谐,千年不毁翠屏立。

上下承接
笑傲江湖
看着这如大鹏展翅、凌空欲飞的悬空寺,我不禁想起金庸在《笑傲江湖》中对悬空寺的描述:“……仪和、仪清等弟子分别招待宾客,向方证、冲虚二人道:‘下此峰后,磁窑口侧有一座山,叫翠屏山,峭壁如镜。山上有一悬空寺,是恒山胜景,……’冲虚道人喜道:‘久闻翠屏山悬空寺建于北魏年间,于松不能生,猿不能攀之处,发偌大愿力,凭空建寺,那是天下奇观……。’”“令孤冲引着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下见性峰,趋磁窑口,来到翠屏山下。方证与冲虚仰头而望,但见巨阁二座,耸立峰顶,宛似仙人楼阁,现于云端。”
金庸在写小说时并没有到过恒山,也没见过悬空寺。一个人仅凭文字记载和想象力,就能把悬空寺描写得如此真切;可见其思维之活跃,想象之丰富,功力之深厚,难怪其小说有如此大的影响力。我就借用《笑傲江湖》中的对话来做悬空寺的结尾吧。

凌空飞峙

翠屏山
(待续
豫、陕、晋、京行之十五)
请点击,以下一定有你喜欢的文章:
一.豫、陕、晋、京行之十三(塞上古城一大同) (共十三篇)
二.走进西藏之八(一路风光)
(共八篇)
三.滇西旅行散记之一
(共十一篇)
四.文革二三事(一)
(共十一篇)
五.在流光溢金背后
(随感杂谈 共十篇)
六.家有小女
(家庭亲情 共五篇)